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同志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也是南水北调的雄伟构想首次提出。今后中国人开始了一个解决北方饥渴之梦,也拉开了一个旷古烁今的世纪工程。经由五十年的艰难论证,南水北调总体计划出炉,分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结构,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工具互济的合理设置格式。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使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流逐级提水北送,并毗连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四周经隧洞穿过黄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枢纽江都抽水站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域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江苏段三潼宝工程和山东段济平干渠工程成为南水北调东线首批开工工程。
2013年11月15日,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中线水源主要从汉江流域汇聚至丹江口水库,由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扩容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丹江口水库从河南南阳的淅川陶岔渠首闸出水。
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终点北京。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动工,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启动。
2005年9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标志性工程——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正式动工,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12月12日,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南水北调中线穿越滹沱河倒虹吸西线工程停止现在,尚处于计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段唐县段渠道南水北调从横泰半其中国,穿越数个地形地貌截然不同的地域市,涉及到的工程技术和情况掩护难度可想而知。在工程施工历程中,工程技术人员破解了膨胀土、穿黄隧洞、大型渡槽、丹江口大坝加高等一系列工程设计等重大技术难题,全面提升了中国在水利工程设计、施工、装备、治理等多方面的技术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在美丽大地上绘就的壮观图景,纵贯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这是中华民族在人类水利生长史上书写的壮丽诗篇,彰显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
本文来源:威澳门尼斯人官网欢迎您-www.taoyuanyanglao.com